立珊中學是香港知名愛國僑胞彭立珊先生捐贈429萬元于1987年6月在自己的家鄉漣源市楊市鎮官莊村創建了立珊中學。1989年7月,工程如期竣工,共建有教學大樓、教師學生宿舍、大禮堂、食堂等七棟大樓,同時還配備了齊全的教學設施,學校可容納1200多名學生就讀。為此,彭立珊先生欣然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“立珊中學”,并對該校的莘莘學子給予很高的期望。同時,市人民政府對立珊中學也給予重視和關心,立珊中學現在是婁底市重點中學。
17年來,在彭立珊先生及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愛下,立珊中學走過了創業的艱辛,邁向了成功的喜悅,成為湘中教育園地上一顆璀璨之星。
一、辦學條件不斷改善,教學設施日臻完善。
立珊中學建校以來,彭立珊先生連續三次專程來校視察指導,為學校的發展出謀劃策。立珊中學也在原來基礎上,積極籌措資金加大了對硬件設施建設的投入,17年來,先后投資1200余萬元,擴建了科教樓、學生宿舍、教職工宿舍,修繕了學生食堂,建筑面積共達13000平方米。同時還建立了校園寬帶網絡和一流的實驗室、微機室和語音室。辦學環境不斷優化,放眼望去,校園小路曲徑通幽雅,綠蔭掩映生輝,花草與翠柏高低錯落,小亭與高樓相映成趣。同時,該學校現已擴展到教學班42個、在職教職工143人、就讀學生3200多人,為莘莘學子創造了一片壯美的天地。2004年年底,我們陪同彭立珊先生再次來到立珊中學,看到學校的變化竟然如此之大,他欣慰異常!
二、德育為首, 育人為本,教學為重。
1、立珊中學始終堅持以“創一流的教師隊伍、一流的辦學條件、一流的管理水平、一流的教學質量”為辦學目標。為培養出更多優秀人才,該校堅持把德育放在工作的首位,確立了“育人為本,以德立校”的辦學理念,在素質教育的過程中牢牢抓住德育這個核心和靈魂,通過“教書育人,管理育人,服務育人”,努力提高德育實效。為此,學校還專門成立了以各班班主任為領導的“德育領導小組”,建立了“三教”統一聯系卡,同時對各班級德育工作實行“日查、周評、月結”制,極大地提高了德育的實效。近五年來,該校學生思想品德合格率達100%,犯罪率為零,有72人被評為省、地三好、優干,28名同學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。
2、立珊中學本著教育以人為本的道理,真正做到“知識育人、環境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務育人”。圍繞“一切為了學生,為了一切學生,為了學生一切”開展教育教學工作。同時,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學生的心坎上,急學生之所急,想學生之所想,辦學生之所盼,努力解決學生在學習、生活、升學、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。從建校以來,彭立珊先生為獎勵優等生、幫助特困生,特成立了“立珊中學獎優助困基金會”,以此來獎勵優等生和幫助特困生,從而激勵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,同時也使面臨失學的貧困生再一次獲得就學機會。
3、為提高學校教學質量,在立珊中學成立時,彭立珊先生提出:一定要加大對教師的培養力度。同時,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勵機制和措施,對每年年底被評為“優秀教職員工”的教師和職工,不但予以一定的經濟獎勵,而且還可赴香港、新馬泰旅游。如今,立珊中學同樣也采取有力措施提高教學質量,對青年教師的培養加大力度,把教學一線的青年教師作為師資隊伍建設的重點,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。同時,鼓勵教師改進教育教學方法,正確的培養學生分析問題、解決問題的能力,堅持理論聯系實際,學以致用。
近年來,學校教學質量逐步提高,年年取得了驕人成績。1996年至2001年,立珊中學連續六年獲得婁底市高中教學質量綜合評價“十強校”稱號。高中畢業合格率保持全省優秀水平。1999年,僑屬姚滇同學考取了北京大學。2003年至2005年應屆本科上線每年突破200人,其中,2004屆和2005屆突破600分以上的分別為16人和10人。
為此,學校多次被評為婁底市和漣源市“先進學校”、“目標管理先進單位”、“高考先進單位”、“教育教學常規管理先進單位”。同時被評為“湖南省園林式學校”和“婁底市示范性高級中學”。
春華秋實,弦歌未輟。立珊中學至創建以來輸送近三千名合格人才,這所取得的成績與市委、政府的領導和彭立珊行先生的關心、支持所分不開的。立珊中學全體師生將立足新起,不斷努力,實現新跨越,開拓新局面! |